附子理中丸的成分,附子理中丸组成配方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附子理中丸的成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附子理中丸的成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附子理中丸功效与主治是什么?

附子理中丸 由附子(制)、党参、白术(炒)、干姜、甘草组成。方中附子、干姜辛大热之品,归脾胃经,温中祛寒,扶阳抑阴,为君药。党参、甘草补中气,和脾胃,为臣药。白术苦甘而温,健脾燥湿,以运中州,正合脾喜燥恶湿之性,为佐药;炙甘草补脾益气,并调和诸药,为使药。全方温补并行,以温热为主,使寒邪去,阳气复,脾胃得补而健运有权,共奏温中健脾之效。

附子理中丸的成分,附子理中丸组成配方

附子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,其病机为中虚有寒,运化升降失常,清浊相干,故拟温中散寒,补气健脾为治。用于脾胃虚寒,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手足不温。临床用于消化系统(胃炎、肠炎、无致病菌生长性腹泻、慢性迁延性腹泻)、循环系统(室性早搏)、呼吸系统(咳嗽)、顽固性口疮等属脾肾虚寒者。

注意事项

1.孕妇慎用,不适合急性肠炎、泄泻兼有大便不畅、肛门灼热者。

2.附子理中丸虽可用于治疗脾胃虚证等不适症状,但不能长期使用。服药后2周内症状不能缓解时,应及时就诊。

3.发烧和过敏的患者不宜服用。

4.使用附子理中丸时,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。并且在用药期间杜绝吃油腻的食物。

附子理中丸功效是:温中健脾,主治脾胃虚寒,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手足不温。

单问功效和主治,说明书一查就知道。难点不在于这里,而在于他的用法和对症。

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了附子,理中丸组成为党参、炒白术,干姜,甘草,那附子理中丸就是理中丸中加入了附子。

附子:回阳救逆、补火助阳、散寒止痛。

党参:健脾益肺、益气生津。

白术:健脾益气、燥湿利水、止汗、安胎。

干姜:温中散寒、回阳通脉、温肺化饮。

甘草:调和诸药、缓急止痛、补脾益气、

其实在作用过程中,附子理中丸还可以用来治疗口腔溃疡。曾经有个女孩,长口腔溃疡两年多,一直反复复发,中西医都治疗过,时好时坏,久治不愈。症状就是手足不温,大便不成形,舌苔白,饭量不好。服用附子理中丸两天症状明显好转。两年多了,复发过一次外,现在没有复发过。

一个朋友严重腹泻多年,经诊断为肠炎,胃炎。治疗三年没,花了几万块钱,治疗时能好转,不治疗又腹泻严重。人特别怕冷,别人晚上睡觉,一床被子都可以,他要盖三床,舌苔白,经服用附子理中丸,这几年复发过一次。

胃药附子理中丸与人参归脾丸能同时服用吗?
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这两种药的作用和适应症。

附子理中丸

附子理中丸主要成分为附子(制)100g,党参 200g,白术(炒)150g,干姜 100g,甘草 100g。功能主治:温中健脾。用于脾胃虚寒,朊腹冷痛,呕吐泄泻,手足不温。

适应症:

脘腹胀痛

属中阳不足,脾寒胃弱。症见脘腹冷痛,时作时止,喜温细按,泛吐清水,四肢欠温,舌淡苔白,脉细沉迟。

呕吐

属中焦虚寒,升降失调。。症见呕吐时作,泛吐清水,每遇饮食生冷或感受寒邪即发,食少纳呆,肢冷乏力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

首先,附子理中丸和人参归脾丸理论上可以一起服用的,加重治疗脾虚的。

其次,附子理中丸和人参归脾丸它俩是脾胃药而不单单是胃药,所以有胃病的话,选择它俩作为主药是不可取的。

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,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!

附子理中丸和人参归脾丸都是用来健脾祛湿的

附子理中丸和人参归脾丸都是用来健脾祛湿的,其中附子理中丸对于脾虚导致的经常腹泻是有好处的,尤其是那种五更泻,就是天刚亮就腹泻,特别有效果。

而人参归脾丸主要是治疗脾虚导致心慌气短,胸闷失眠等症状的。

两种中成药理论上是可以一起服用的,都是治疗脾虚的,但两种药在临床上,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吃多了特别容易上火,加重失眠和出汗的症状,所以最好是不要一起服用。

附子理中丸主要是治疗脾虚导致的腹泻,如果是治疗脾虚引起腹泻的症状,可以把人参归脾丸换成参茸白术散,这两种药是可以一起使用的。

人参健脾丸或者人参归脾丸使用一定要注意

一般来说,服用中成药的人都是中年人以上,年轻人要不就不注意身体,要不就吃西药来的快。

而对于人参健脾丸或者是人参归脾丸来说,使用应当特别小心,中年人身体虽然虚,但不受补,一吃这两种药就特别容易上火,尤其是人参归脾丸,含有人参和党参,吃两天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,影响睡眠质量。

所以在使用中成药方面,一定要小心谨慎,尤其是对于补药来说,不要乱吃。

喜欢的话帮忙点个关注,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!

您好,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,附子理中和人参归脾尽量不要同服,虽然这两种药物虽然都有调整脾胃功能的作用,但药物组成和针对的病证特点有所不同,具体区别如下

①附子理中是温中散寒,行气止痛作用较强的组方,针对脾胃虚寒的病证,实际上,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中制订了温中散寒的理中丸,记录的病证表现以脾胃虚寒引起的喜唾(口水多),胃冷,霍乱因于寒(呕吐腹泻因寒而生),方中以人参,白术,炙甘草健脾益气,干姜温里散寒,四药相和形成了健脾散寒的作用,也是调理脾胃阳气受损的基础方。

脾胃冷弱,心腹绞痛,呕吐泄利,霍乱转筋,体冷微汗,手足厥寒,心下逆满,腹中雷鸣,呕哕不止,饮食不进,及一切沉寒痼冷——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,附子理中》

至宋代官方医药丛书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将理中加了一味附子就形成了附子理中,虽然只增加了一味药,但温里散寒止痛的作用就增强了许多,书中记录了附子理中调“脾胃冷弱及一切沉寒痼冷”,脾胃冷弱就是脾胃虚寒,如脾虚食少,不爱吃饭,遇冷胃痛腹泻,手足不温舌淡脉弱。

所谓沉寒痼冷就是病证又深了一层,多是脾胃阳气大虚阴寒内盛,如出现腰腹冷痛,痉挛剧烈,呕吐腹泻遇冷加重,此时需用大辛大热之品补火助阳散寒止痛,附子辛热有毒,其性刚猛暴烈,其味辛辣麻口,其皮色黑入肾,其热通达内外,黄元御形容附子“入下焦温肾阳补垂绝之火种,走中宫温脾阳续将断之阳根”,如此辛热性烈之品入丸剂,因丸者缓也,丸药可以比较久的停留于胃中发挥治疗作用,渐消缓散脾胃寒证,再有蜜丸也可以缓解附子的烈性。

②人参归脾丸是健脾养心,益气补血的代表方,针对的证型是中医常说的心脾两虚证,原方是医学家严用和所创立,他根据《内经》“脾藏意”,“思虑伤脾”的理论而形成的依据,他认为精神虽然根于心神,但心神的活动离不开气血的滋养,脾胃是气血的来源之处,意念活动需要气血支持,脾胃虚弱气血不足,心神失去营养,常出现食少腹胀,继而气血不足心神失养,发生心悸头晕,失眠多梦健忘,乏力气短的表现,脾胃虚弱日久,不能固摄血液,还会引起出血如女子崩漏。《济生方》中说“思虑过度,劳伤心脾,怔忡健忘”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附子理中丸的成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附子理中丸的成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